|
4#

楼主 |
发表于 2005-8-15 06:58:31
|
只看该作者
我们永远爱着你────亲情小妹 1 G1 U. Y' u6 G1 d2 c& d
- ?. D+ `% m9 T% ~! A
在繁忙的农活中,春玲始终不忘给继父治病, 一有希望,哪怕山高路远,她也带着继父去。 苍天不负有心人,继父的病有了很大的好转,有时还可以拄着拐杖挪步。哥哥们也是学业有成。大哥申建国在完成本科学业后又考取了硕士研究生。
/ g! s6 O) S0 ]
& ^* s- u$ Z* f k2 x/ k" {- d" A四哥申建华在部队入了党,并被提拔为班长。 ) F* I. c8 O8 E& o
4 N" U9 N- R. U% E- H: J3 P, u1997年 9月,三哥申建文高考顺利过关,被山东中医学院录取。
" d" |3 K- |8 p1 X Q: Q( ?0 Z1 I0 d
1998年 3月,奶奶突然重病,临终前,老人紧紧抓住小春玲的手艰难地说:"玲儿,奶奶这辈子不亏,有你这么个好孙女,奶奶真舍不得人呀!" 说着老人颤抖着从枕头底下摸出一个玉手镯递给春玲,春玲迟疑着没接。 爷爷说: 玲儿,这是奶奶原本留给你长嫂的,可奶奶想,这个手镯最该给你,你就满足了奶奶的心愿吧! 春玲含泪接过了手镯,老人安详地闭上了眼睛。
# `, ?6 K5 ?' N
, l3 }! O* {. U, C( R: I* q奶奶去世后,四哥来信了,说他原准备考军校, 可知道奶奶去世后,家里又用了不少钱,他决定放弃。 春玲看了信,急了,她马上找人给哥哥去信劝说,并寄去了200元钱,让哥哥买学习资料。她说:「 哥哥,考军校是你一辈子的大事,可千万别为了眼前的困难而耽误了一生啊!」就在春玲想着法了鼓励四哥时,出走了几年的母亲突然来信了, 原来,母亲离家出走时就偷偷开了个假离婚证明,后来去了平阳县, 找了一个做食品加工的老板做丈夫,生活还算可以。她从别人口中得知女儿这几年受的苦难,心里充满了愧疚。母亲来信想让女儿也去平阳县跟着她过,还允诺给小春玲找一个好婆家。读着母亲的信,春玲的眼泪夺眶而出,她恨母亲的无情,可那毕竟是自已的亲生母亲啊! 她多想扑到母亲的怀里好好地哭一场,多想跟着母亲过一个正常女孩无忧的生活。可她怎能舍弃这个家,这个家虽穷,但且家人都是真心地疼她爱她啊!
+ \* t" g9 u" b, f; o' i1 A. J: | K5 h) q: q( m' Q: T. W! x: O
善良的继父看出了她的忧悉,劝她道: 「 玲儿,你去找你娘吧,爹不怪你,咱家这么苦,会拖累你一辈子的,爹也于心不忍啊!」春玲咬了咬嘴唇,双膝跪在继父的床前:「爹,再大的苦俺都能吃,您可千万别赶俺走。」春玲让人代笔给母亲写了一封回信,拒绝了母亲的要求。
, ]( b& d& m4 S: T
5 V( c5 Q- z5 k1 h+ O# N- R$ ]她一如既往地为这个家操持着。为了给四哥多筹点钱买学习资料,1998年 8月的一天,小春玲又一次想到了卖血。 在她的再三请求下,医生一次为她抽了 300CC血, 原本身体虚弱、营养不良的她此时更加虚弱。她强打起精神去邮局汇钱。
& g, G5 @; h p1 @. ^* B
- T+ J0 m+ T) P* h" a+ W$ Y6 J没想到,过马路时一恍惚,她被一辆满载着钢筋的大卡车挂倒,沉重的车轮从她身上轧过----
' y$ Z- }) |3 ]! n9 z$ _% W* k2 P; |5 N0 K" B
噩耗传来,爷爷承受不住打击,病倒在床上,继父四度昏厥过去。 3 u- V) {/ n; L
+ M2 i5 s. u( f4 ^9 K" p/ a. B. p3 G三哥申建文是第一个知道消息赶到家的,他扑到在妹妹的遗体前,哭昏了过去。
8 e: B' e; ?, X1 o. C2 ]
. A$ K2 |, \+ @9 T二哥申建军接到电报后,在火车上两天没吃没喝,哭着从上海站着回到家乡。 3 [* a) p/ I3 ? T& P
. D" ^* X: ^, u5 n0 f+ C( k远在西安的读研究生的大哥申建国闻讯失声痛哭,他实在抽不出空回家奔丧,流着泪为小妹发来唁电:亲情小妹, 你用母亲般的胸怀挑起一个沉重的家; 至爱小妹,你用脆弱的双肩撑起一片希望,我们永远爱着你____亲情小妹。
. |, Z3 B; R0 ^6 M* M( m
( Q, w2 z1 L: L$ D$ F刚刚收到桂林陆军学院录取通知书的申建华同时收到了妹妹的噩耗, 他当场晕倒在训练场上。他也匆忙赶回了家乡。
6 v! D ~+ N2 @. X$ c
6 v+ }$ n: L! N# W; Q# q0 h) Q" D按当地的风俗,未成年的人死后不仅不能举行葬礼,就连祖宗的"老林"也不能入。 5 p& u$ n0 Q9 B, D! [6 u
- Q& u8 W: v9 V小春玲到继父家四年,除了改姓,连户口也没来得及报,所以,她还不能算村里的人。 可村里的长辈们深深地被这个"亲情义女"的大仁大义感动,不仅破例为她举行了最高规格的葬礼,而且还在祖宗的"老林"为她选择了一块坟地。老人们流着泪说:这么好的闺女,死了再不能让她受屈了。
. F4 n# l3 o& F! T; f
, m; o% K4 O. Q7 ?曾经采访过申春玲的山东省女作家刘红也赶来参加了葬礼,并为她撰写了祭文: - R3 E0 v) [+ U/ y
; u, v. i6 C) Q* | e
你,宛如山涧一朵野花,
5 i+ a2 n) E3 ?, }3 e) @9 ]* m你,又是天边的一抹云霞,
4 M' T& N9 \7 U8 v悄悄地来了,又悄悄地走了。
" j6 {6 t* ^" N5 A3 M柔弱的双肩担起满腔挚情, 幼小的心灵托起一个完整的家,年轻的岁月,本应如诗如画,如丝如缕,可是你的面前却堆满了太多的艰辛和沉重,一个毫无血缘的家,演绎出一番轰轰烈烈的真情;一个小小的你,虽不惊天地,泣鬼神,可又让许多天下人为这动情。
8 r# d$ L' A4 C你走了,走得那么轻,那么轻,轻得像天边那朵云----
. k. r: O) Z D你留下的情又是那么重,那么重,重得像巍峨的泰山----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