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转自sina论坛
+ y, i- R) l# }7 ^* \' `: I# w
" B6 K$ w: V$ ?
, _* T# L9 S% r. P a M& S 由于裁判的拙劣表演,使得此前国奥在四国赛上的一胜一平注入了不小的水份。最后对朝鲜一战,就成为检验国奥是否真正具备亚洲一流水准的试金石。已经两连败的朝鲜,肯定不想带着三连败的耻辱离开,所以这一仗国奥并不好打,尤其在体能上,连续征战的国奥明显处于下风。
, U. ]9 h/ B6 J5 M" n- T. T6 o
6 } _2 n2 w/ B' K" d 这是一场比意志比技术比智慧的比赛,国奥如果不能发挥自己在技术和整体作战方面的优势,战胜朝鲜几乎是不可能的。在朝鲜队凶狠的逼抢和冲击下,国奥队员的技术还能不能自如地发挥,也是考查杜伊拉练结果的一份试卷。
" Y& g0 U/ X0 A" Q1 R , r7 S1 K0 h- |
但令人遗憾的是,最后一场争夺冠军的比赛,国奥在比赛的形式和内容上都完全输给了朝鲜国奥,在杜伊错误的战略指导下,国奥被彻底打回了原形。
, B2 j$ M$ H: j" F- ], V
; X* g; D6 p: m9 ^6 f 由于博茨瓦纳出人意料地战胜了日本,国奥只要取胜两连败的朝鲜就可以取得杜伊执教以来的第一个冠军,所以杜伊此战的目标就是要取胜,这本来无可厚非。但是杜伊取胜的方法却选择了鱼死网破的对攻战,应该说,这是丧失理智的愚蠢之举。
6 p+ X2 J8 Q- z" X7 u4 Z! Q
; {+ v, K7 P3 u4 N; B$ b; f 首先杜伊显然低估了朝鲜的实力,对这个神秘国度缺乏基本的认识,是杜伊天生的缺陷。集权社会主义调教出来的队伍,绝对不会是不堪一击的,朝鲜国奥高人一等的体能,是长期艰苦训练的结果,这是大多数经济发达国家的球队所做不到的。实际上,朝鲜国奥与日本国奥和博茨瓦纳国奥比赛,场面上都曾占据上风,只是临门一脚和运气欠佳才没有取胜。面对疲惫之师中国国奥,朝鲜队没有任何输球的理由。
0 {. D2 \( l& ?$ j- c0 j, H3 K9 }
; ^; k- n; l* M* ]2 p 取胜朝鲜唯一的办法是以柔克刚,中国队一定要多控球,控制住中场,才能创造进球机会,因此攻守相对平衡的442阵型应该比较适合本场中国队的实际情况。但是杜伊一上来就摆出了中国队不常用的352阵型,发出强攻信号,这种耗费体力的蛮干打法,无异于以卵击石。
5 X' f+ e1 @3 Q" u! \ , O5 Q, n% |# t. k2 _7 L1 I7 D
中国队员不是不想攻,而根本是有心无力。作为边前卫的李微和沈龙元,攻攻不上去,守退不回来,中国队三条线严重脱节,三个后卫的薄弱防守成为朝鲜队突破的重点,被撕得支离破碎。要不是边裁帮忙,中国队的城门上半场就失守了。而在朝鲜队的强力冲击下,中国队五个平时拿球不错的前卫也控制不住中场,这既有体力透支原因,也有技术不精的缘由。既练不出充沛的体能,又练不出精湛的技术,中超的低水准,就在朝鲜队的脚下现出了原形。
- r Q5 f+ d! z. }1 f( Q) s& {. {( q, K
本来朝鲜队的防守并不好,连续两场比赛都有失球。但本场比赛中国队却顾此失彼,后防隐患让他们不敢全线进攻,好不容易攻到对方门前,大都是缺乏配合没有章法的瞎碰乱撞,全场比赛几乎没有一次有威胁的攻门,朝鲜队员轻易就防住了中国队的突破。战术的文不对题让国奥队员踢得非常别扭,朱挺与对方的身体冲突反映了一种急躁的心态,国奥实际上在精神上早已失去信心了。* n# K9 x9 Z' R8 o, u
. R+ l. B- O1 u# T; G# R' l9 ]
杜伊在战日本之前扬言要连赢两场,结果他说了大话。本场比赛他又信誓旦旦要拿下朝鲜,结果是被别人拿下。他再狂,队员也不可能产生活力。作为主教练,自信是需要的,但自大是应该避免的,尤其在战术部署上的不切实际,只会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。回想国奥在非洲八国赛上连战连败的情形,其实都与杜伊盲目进攻的打法有关。虽然进攻是最好的防守,但这支国奥锋无力是不得不承认的现实,何况他们显然跑不过朝鲜人,这个时候还高举进攻大旗,恐怕就是堂吉柯德了。
/ ?# ^/ m) t6 i* U% U
: V# J# {" W* P8 V, ? 杜伊是进攻的专家,但如果他不懂得防守的奥妙,那么我们的国奥就是跛足的球队。但愿本场比赛能让杜伊清醒地认识自己,也能清醒地认识中国国奥队。 |
|